文 | VR陀螺 云吞
可爱又迷人的反派角色
今年的AR,颇有“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味道。这里的春风,当然指的是苹果、谷歌、Facebook等纷纷推出自己的AR架构和制作工具。一时间,基于手机的移动端AR跳入快车道,AR体验成为了开发者们无法忽视的一个选项。 巨头和大厂的入局令人鼓舞,但疑虑也未免暗地滋生:AR看上去才刚刚起步,这么快就进入了“收割期”?巨头盘桓之下,做AR SDK的初创企业是否还有机会? 近日,VR陀螺采访了国内两家较为知名的AR SDK——视+AR和太虚AR的相关负责人,详细了解了作为初创企业的AR SDK究竟有哪些机会和打法。 AR SDK:十只手指数得完,一言不合就被收购 AR可以说到目前为止都还算是比较小众技术,那么自然的,AR开发工具也并不会有很多。在苹果、谷歌,乃至百度、网易等大厂公开自己的AR平台之前,开发者能够选用的AR SDK屈指可数,而且好用的SDK还一言不合就被大厂买下。 这里不得不提的当然是当年AR引擎界的两大支柱——Metaio和Vuforia。 Metaio于2003年成立于德国,一开始是大众的一个子项目,后面越做越强,一不小心就在全世界30个国家拥有了1000多个客户和超过15万用户。Metaio旗下拥有多款产品,涵盖了整个 AR 价值链的需求,包括产品设计、工程、营运、市场行销、销售和客户支持等。 这样一个非常全面、易用的SDK自然免不了被盯上。在2015年5月,苹果悄悄的收购了Metaio,同一时间Metaio关停了所有的SDK和应用,让全世界众多开发者扼腕叹息。2年之后Metaio以另一种方式复活:ARKit的关键技术毫无疑问就来自Metaio。 Vuforia也同样师出名门,2010年由高通开发,在那个年代担负着向市场普及AR概念、拉动芯片销售的使命。同样也是在2015年,一直在盈利上没有进展的Vuforia被状态低迷的高通以6500万美元甩卖给了物联网软件制造商PTC。和Metaio不同,Vuforia被卖后仍然开放运作,但是价格却增加了不少。其新的按月收费模式和授权模式大大提升了AR创业者的压力。 除了Metaio和Vuforia之外,Wikitude、Kudan、ARToolkit等也开始纷纷进入主流AR开发者的视野,但由于性能、收费等问题,很难再出现一支独秀的情况。 从2015年开始,随着一大批AR/VR公司的诞生,国内也出现了一些专注于AR工具和平台的初创企业,推出了自己的AR SDK,试图在这样一个不明朗的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出路。 初创企业AR SDK的打法:紧抓垂直领域,全面提升功能 视+AR旗下的EasyAR SDK和太虚AR的VOIDAR SDK是国内较为知名的两款AR开发工具,拥有一定数量的用户群体。据涂意透露,EasyAR目前有3万用户,国内开发者占90%,同时国内有60%以上的AR开发者都使用过EasyAR。太虚的SDK目前有超过1000个团队在使用,国外也有数百个团队。目前,视+AR有员工100多人,且在本月拿到汽车之家近亿元的投资,预计在明年或者后年达到盈利;太虚AR团队有十多人,在去年年底完成天使轮融资,目前在收入上已经达到盈亏平衡。 实际上,比较之下我们会发现,视+和太虚虽然都在做SDK,但主要的方向和服务的受众是有很明显的不同的。视+除了EasyAR之外,也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开放平台、解决方案等。太虚则将SDK作为更加核心的地位,主要服务开发者团队,还将云技术和自己的SDK做了很好的结合。VoidAR demo
除了业务上侧重点的不同,两家公司在AR的打法上还是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看法。 紧抓营销、教育、建筑等垂直领域 视+AR可以说在B端做的相当出色,尤其是在为企业提供AR营销解决方案上面,公司和支付宝、汽车之家、招商银行、小米、国美、微软、肯德基、宝洁、联合利华等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保持长期合作关系。据视+AR COO涂意介绍,近年来电商、媒体、银行都很多开始用到AR营销。尤其是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行业,因为此前支付宝在AR上的应用是比较多的,银行又会比较注意支付宝的一些动向,所以开始看重用AR进行营销。 在获得汽车之家的投资后,视+接下来也会在AR+汽车方面进一步进行探索。除了已经存在的AR看车之外,公司还计划和汽车品牌进行直接的合作,在汽车的生产线上就直接引入AR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和视+不同,太虚的业务以to C,即服务开发者团队为主。 这也让太虚十分了解现在AR开发者的动向。据CEO 钟复兴介绍,许多开发者都正在进行游戏、教育、建筑、文创旅游等AR内容的开发。在他看来,AR在垂直领域尤其能够发挥作用,比如说在建筑行业,AR能够被应用在全生态周期。在建筑施工时,工作人员可能会用到AR眼镜,但在装修阶段就可能会用手机AR查看不同的装修方案。根据不同案例的需求,太虚的SDK能够实现更为多样的效果,这也是和ARKit、ARCore等很不同的方面。 to B、to C都有涉足 虽然视+以B端业务为主,太虚以C端开发者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完全放弃了其他的客户群体。 视+除了为企业定制解决方案之外,还推出了面向大众用户的app——视+小视频。这是公司旗下的AR短视频平台,让普通用户在拍摄时选择不同的AR特效,并且上传视频至社区内,和大众分享。据视+方面介绍,视+小视频已经拥有400万用户总量,进一步推动了大众对于AR的接受度。 太虚钟复兴则表示,目前不会用独立的引擎来做面向大众市场的东西。但在B端,太虚和许多AR眼镜厂商有着合作。据他介绍,现在国内的眼镜厂商基本上不具有底层软件的开发能力。所有国内能够叫得上名字的AR眼镜厂商都在和太虚合作,或者正在谈合作,来提供底层的技术,比如进行硬件上的调试。 云、物体识别、3D追踪提升附加值 涂意和钟复兴都在采访中提到,苹果和谷歌们虽然来势汹汹,但ARKit和ARCore本身并不是非常全面的开发工具,仍然有许多功能不具备。这也成为了其它AR SDK可以抓住的机会。 比如,我们现在已经能够感受到,ARKit在物体识别、3D追踪、现实交互等方面都还比较欠缺,但这些功能是AR接下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太虚的目标很明确:做基于云端的和真实环境的AR交互。太虚云可以实现海量的图片识别和完成现实交互的一些核心运算,通过海量的数据挖掘和云端可以做到对真实环境中的物体进行识别,这就比仅仅能够识别平面要有用的多。 视+的AR目前主要在做的是一个对于物体识别(识别搜索)和3D跟踪的技术。比如,在路边直接可以通过手机直接扫描一辆汽车,然后就能够得到关于车辆汽车的一些详细的信息。目前这一块还需要比较长时间的研发,包括也会运用到深度学习这样的AI知识。 巨头帮助教育市场,创企存活需找准定位 在与涂意和钟复兴的交谈中,我们得到的一个共同的观点是:在目前的阶段,巨头的布局更多带来的是好处,能够有助于让整个市场壮大,吸引更多的开发者。 钟复兴谈到,大公司做这些东西是否会侵占创企的空间,是要看行业所处的阶段。在一个非常成熟的行业里面,一个很大的公司做一个大而全的东西确实会侵占企业的生存空间。但是AR整个行业非常初期,AR未来的方向不确定,未来的爆点不确定,未来应用的场景都不确定。再大的公司也不可能在一个全新的领域里面尝试所有的方面,所以ARKit和ARCore更多的起到一个很好的教育市场的作用,不需要其他的企业再去跟别人说AR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了。同时,ARKit和ARCore都只能解决AR里面非常小的一个点,还有很多的东西需要去做。 对于B端业务占比更大的视+来说,自己的专长领域收到的影响并不大。涂意认为,大的平台主要还是会专注于一般场景下的AR,对于比较垂直、细分的这种B端的领域,他们会觉得没有必要来做。像BAT一样的巨头虽然也有自己的AR技术,但是首先服务的也还是自己内部的业务。因此对于视+来说,B端的业务基本不会受到影响。至于独立的开发者,因为绝大部分原本就是iOS和安卓的开发者,因此也不存在“被抢“的问题。 而两人都认为,AR眼镜的普及起码要在2-3年以后,移动端AR会发展的更加快,但同时也会有很多变化。涂意认为,随着手机的不断迭代,手机端的这也是一个大的方向,就像苹果之前多次引领手机技术的革新一样,接下来也将会有更加多的手机具备这样的硬件。 “至于移动端AR具体的时间点,主要还是看初创企业如何更好的更快的来适应这个市场吧。”钟复兴最后总结道。 关注微信公众号:VR陀螺(vrtuoluo),定时推送,VR/AR行业干货分享、爆料揭秘、互动精彩多。投稿/爆料:tougao@youxituoluo.com
稿件/商务合作: 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加入行业交流群: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元宇宙数字产业服务平台
下载「陀螺科技」APP,获取前沿深度元宇宙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