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是鹅厂的这番言论引发了人们对XR的关注,其实XR的整体讨论热度本身这段时间也有回升的趋势。
一个是疫情背景推动线上活动的蓬勃发展,激发了远程协助等众多XR相关业务的需求;另一个是5G时代的到来,从技术上赋予了XR更多可能性。
其实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人虽然认可XR是一项前沿技术,认为其有爆发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的可能,但这种可能性的呈现状态似乎始终是雾里看花,看不真切。
陀螺君还发现,对很多普通消费者而言,很多人将 TO C的发展视为衡量XR行业发展更为重要的标准。比如Facebook推出的Oculus系列硬件,是可以明显看到的突破。
然而Facebook之所以能打通消费端,靠一已之力去推动XR产业的发展,是其有足够的支撑去搭建整个从硬件到内容的生态。放在国内,考虑到XR形态上与国外的多方面差异,又要靠谁来去承担这一角色呢?
所以今天陀螺君要和大家讨论的话题就是:
谁能撬动中国XR市场?
此次,陀螺君就这个话题采访了几位厂商,他们从自己公司的定位与发展出发,就这个问题谈了谈自己的看法,陀螺君觉得从中得到了一些启发。
现在有一种看法是中国XR行业目前之所以走的是TO B路线,是受制于硬件不够成熟,内容生态尚未搭建。没有聚焦TO C是国内XR产业相比国外成熟度不够的原因。
但今天几位厂商的看法,可能会从另一个角度给我们以新的启发,硬件确实是基础,但他更多的是起一个载体的作用,未来的发展还是重在内容与其能带来的实际应用与价值。
有厂商认为未来五年XR产业会迎来显著增长,而且TO B的增幅要大于TO C,因为随着技术的推广,现阶段真正有大规模需求的用户源自TO B端。在这一点上 ,与中国目前XR产业重心落在行业应用上不谋而合。
厂商们普遍认为靠单家厂商的力量很难实现对中国XR市场的撬动,目前还是多采用合作共赢的方式来推动XR行业良性可持续性发展。
对于推动XR产业的发展所采取的策略,比较统一的看法是以优质硬件为基础,进行软件与内容生态的建设,同时联合优质资源,建立广泛的生态系统合作关系。
硬件是关键性载体,是“1”的存在,想要撬动XR产业,软件、内容的发展与应用的落地才是后面添加的“0”。
关于具体策略,厂商也以自身角度从市场定位、应用落地、共建生态三个方向进行了分享。
在定位上,不同的厂商之间虽然在TO B与和TO C上各有偏重,但都会将内容、应用的打造作为重中之重。
有的厂商选择聚焦更贴近客户与产品的一线工作人员,以提升他们工作效率为目标。在产品设计以及对XR未来市场进行考量时,建议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先。其次,他们会利用技术前瞻性优势引导客户,帮助客户认识、发掘其潜在需求。
而在应用落地上,一方面通过成功案例的影响让各个行业看到其带来的实际价值,让用户受益的同时吸引市场对XR产业进行研发投入。并在产品的设计上尽可能做到减小用户的学习成本,加速其商业价值的实现。
而有的厂商会选择将优质内容作为核心,去与硬件相结合,为用户带来更多、更优质的体验。
无论其市场定位如何,厂商通常会选择在自有资源的基础上,以广泛合作的方式去共建XR生态,去共同推动产业发展。
总的来看,优质硬件是基础,用户需求是导向,软件、内容与应用的发展是开拓手段。
最后,合作共赢,怀抱信心共同搭建XR生态才是王道。
投稿/爆料:tougao@youxituoluo.com
稿件/商务合作: 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加入行业交流群: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元宇宙数字产业服务平台
下载「陀螺科技」APP,获取前沿深度元宇宙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