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VR陀螺 林德
年底了,元宇宙这把火还是旺到不行。在这个庞大的概念之下,热度的发酵也伴随着非常多的质疑声,其中最多的声音便是对元宇宙的真伪概念的讨论,“元宇宙是被炒作起来的”,“不过是资本追逐的新概念罢了”。但确实如此吗?
这些质疑大多来源于最初各说各的混乱定义,以及过于庞大的概念下的投机炒作。产业从业者们经过不断地讨论和发酵,“真实的虚拟世界”、“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内容平台”等阐述,即使还存在细微差异,但更多的还是关乎元宇宙的核心共识:一个不能脱离现实世界的虚拟世界,通过科技带给人们更好的生活体验。
“元宇宙是铁定的未来”
有人说是元宇宙拯救了VR/AR行业,而对于在这一行业深耕的企业而言,更合理的逻辑其实是VR/AR让人们看见了元宇宙的到来。
看到科技COO 蔡树焕也分享了他的看法,他认为元宇宙是从互联网出现的时候就埋下的种子,只不过由于技术的滞后,需要等待终端硬件和VR/AR的相关技术,乃至诸如5G、AI等基础设施的相对成熟,才在今年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身处这个行业的人始终相信VR/AR和元宇宙指向的是同一个方向,这也是看到科技坚持耕耘在这一行业的根本原因。”
当Facebook更名Meta,当微软等巨头公司平台和产品布局背后,更是印证着这一逻辑。他们早已通过收购、研发下一代计算平台——VR/AR——开启了从移动互联网向下一代互联网的征程。
Oculus的第一代头显 (图源:网络)
如同蔡树焕所言,元宇宙传递着很强的信息。
巨头的动作布局不仅是一剂强心针,更是VR发展的“十年一刻”到来。从2012年开始的VR浪潮,经过近十年的起起落落,技术的沉淀,还是让电影的想象照进现实,虚实融合的世界正式进入人们的生活。
对于蔡树焕而言,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不论是VR、AR、元宇宙,还是全真互联网,所有的发展最终都指向同一件事情:通过超级终端把人们的生活、工作、社交和其他活动都压缩到一两个动作,实现低门槛的直接远程沉浸式交互,用一种很“显性”的方式完成我们的协同,实现情感的传递。
除了娱乐性强的游戏、虚拟社交场景,在元宇宙中,还应该存在更大规模的基于实际场景的交互,例如与朋友、家人的视讯、工作伙伴的交流等,这些强调情感传递的场景需要的并不是卡通驱动的游戏效果,而是尽可能地还原真实生活,实现沉浸感、真实感。
“不论术语如何变化,元宇宙的本质是构建一个更加基础的平台,让世界上尽量多的经济活动统一在这个平台上展开,甚至可以真正改变住房、交通等传统互联网时代还无法解决的问题。”蔡树焕表示,“人们可以突破时间和地理的限制,不再需要聚集在小部分核心区域就可以进行高密度的思想碰撞,在非物理环境内容纳更多的人,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就像HTC中国区总裁汪从青在FBEC2021上的演讲所说的那样:“元宇宙不是越来越虚拟化,而是越来越真实化,让虚拟生活、数字生活更真实化。”
这也就意味着元宇宙是与真实世界高度相关、密不可分的,而基于实拍的影像、渲染、互动,就成为了这一切的基础。
看到科技
创新元宇宙真实影像
元宇宙是一个宏大的系统,构建元宇宙自然也对应着完整的产业链。陀螺研究院将元宇宙产业链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硬件终端、底层软件、内容生态和基础设施。
元宇宙内容的基础是对真实世界三维影像的重构与渲染,深耕于VR全景影像的看到科技处于产业链中的内容生态环节,一直以来看到科技都在不断地推动VR影像往更高清、更出众的方向进步,打好元宇宙内容交互的基石。
对真实场景再现的VR全景影像突破了平面的限制,是一种更具沉浸感的影像创作方式,带来视觉体验和沉浸交互的升级。
看到科技创始人陈丹曾表示,“看到科技坚定看好5G时代下VR/AR场景下影像技术和产品的市场空间。未来会是全真互联网的时代,线上线下会进一步一体化,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结合也会更加紧密,而影像一定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在疫情的影响下,VR看房、VR旅游等全景影像类应用得到市场的验证,VR全景视频、VR直播的热度也频频飙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布局VR全景领域,去年以来,快手、爱奇艺、腾讯视频、Bilibili等都纷纷引入VR全景视频的概念,开设VR频道。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在影像采集和处理端的聚焦和发力,参与并引领新一轮的影像变革浪潮。”蔡树焕表示。
今年4月,看到科技发布了全球首款12K 3D超高清VR全景摄像机Kandao Obsidian Pro。
图源:看到科技
“做深度,然后去做超高清沉浸式影像,这是我们一直在研究的方向,也是我们软硬件融合研发的核心优势。”
专业级VR相机,不仅需要照顾到360°全方位空间中的景象,予以立体拍摄,还要在影像合成时处理三维拼接,和播放端的畸变矫正、影像增强等问题。为此,Kandao Obsidian Pro搭配了8个超6K摄像头,每个镜头的视场角达到195°,以此保证整个空间中的景象都能被300%拍摄到,空间中的任何一个点都有三个镜头共同捕捉,再对点建立空间坐标进行拼接和渲染,实现更加准确的空间感。
除了空间感,清晰度也是沉浸感不能缺少的因素。Kandao Obsidian Pro采用了8个2400万像素APS-C超大面积图像传感器。虽然2400万像素的数值听起来并不很多,但对于专业设备而言,传感器的面积才是最重要的,在专业设备中Kandao Obsidian Pro已经是兼具最高分辨率和最大传感器面积VR相机,其拼接渲染输出的VR影像分辨率达到12K*12K。
图源:看到科技
影像后期处理的格式和码率,也是直接影响清晰度的关键一环。对于专业级的创作者而言,没有任何处理的影像在后期会有更大的创作空间,创作自由度更高。其中,RAW格式是创作者最理想化的影像格式,它可以最大程度保留影像信息,但同时也是最耗带宽和内存的格式。
为此,Kandao Obsidian Pro提供多种记录格式, 包括10bit Apple ProRes422HQ、H.265,也支持RAW(无处理)格式的3D全景影像,为了满足存储需求,该设备中配备了8个SSD以满足大容量存储需求,以及万兆以太网口,传输峰值高达10Gbps,直观地说就是下载50GB媒体素材仅需40秒,几乎是“秒传”了。
图源:看到科技
众所周知,镜头语言是影像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不同的构图、焦点的转换,画面的变化都传递着创作者的意图。
007中的焦点变换(图源:网络)
VR全景相机也是如此,为了满足不同的创作需求,Obsidian Pro中的镜头可以通过电子控制光圈,达到调节曝光的作用,还能通过两档可调镜头,实现景深的控制,表达不同时刻的影像中的重点。
内容制作是影像内容呈现的第一步,在元宇宙内容生态中,细分为内容平台和内容制作两个方面。为了方便创作者在拍摄之后的后期创作,并且匹配元宇宙的特性之一就是UGC(用户生产内容),看到科技也带来低门槛的无代码编辑工具Kandao Creator,专门针对VR全景视频的编辑。
Kandao Creator只需要通过像思维导图般的连线和简单的拖拽各类素材便可以直接创造,并且还可以实时预览剪辑效果,最终输出H5方便用户进行作品传播。
图源:网络
“元宇宙信号强烈
我们相信它终会到来”
不同于以往平面影像的承载方式,VR全景视频更加具有冲击沉浸感的全新的故事呈现方式令人眼前一亮。
但由于高昂的设备价格,目前主要的商业化场景更多地偏向To B端,例如央视节目、大型项目、会议、东京奥运会、空间赛事、VR直播等大型活动。To C端的商业模式的转变还没有那么容易,就像计算机的发展一般,是从办公、实验室开始走向每家每户,这中间还需要更多技术的沉淀和VR硬件的普及。
对于看到科技亦是如此,当前需要解决的是体验问题而不是性价比问题。目前,看到科技也是以B端市场为主,并且在这个品类中深耕,计划在未来大规模发展C端市场,这也顺应了VR/AR的市场发展轨迹。
蔡树焕说道:“虽然元宇宙的风口来了,但要变成C端的普遍存在,少说也要三年的时间。”
虽然元宇宙的概念是源于海外,也是海外的巨头率先开始布局和掀起热潮。但在蔡树焕看来,在数字化的进程中,国内的相关基建,例如5G等都处于领先地位,在核心技术上或许暂时不如海外一些企业,但在应用场景、用户体验上,中国公司拥有很强的优势,因此很有可能实现元宇宙弯道超车。
站在风口,看到科技始终将自己定位为产品公司,始终致力于内容端的生成和输出。
通过在硬件和软件的两手抓策略,这种冲击传统的、全新的“讲故事”方式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元宇宙的更多可能性。即使终端会是怎么样没人能说清,但数字化的进程没有停止,随着更多商业化场景的落地,元宇宙也将慢慢形成。
“我们相信元宇宙这件事情,真心做这一行业的人会继续耕耘于此,等待它的到来。”
投稿/爆料:tougao@youxituoluo.com
稿件/商务合作: 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加入行业交流群: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元宇宙数字产业服务平台
下载「陀螺科技」APP,获取前沿深度元宇宙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