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VR陀螺 Pancake
导语:本篇是【起底XR人才系列】第二篇文章,上一篇我们提到了 2022 届应届毕业在 XR 产业的就业现状《裁员大潮下逆势而行的XR,难改2022届毕业生行情低迷》,本篇我们聊一聊,XR 产业内“初学者”们的故事。
从 2021 年 到 2022 年,XR 产业从未如此热闹过。 Meta all in Metaverse,苹果 AR/MR 蓄势待发,谷歌 AR 眼镜初露头角,字节全面加码 Pico VR,腾讯宣布成立 XR 业务线...... 国内外各大厂商的一系列动作,为整个 VR/AR 产业打了一针强心剂,熬了数年 VR/AR 的产业似乎第一次看到了真正的曙光,相关产业链厂商疯狂开始入局、布局,抢市场,夺人才。 大批量人才的涌入,为整个 VR/AR 产业带来了无限的可能。初入 VR /AR 职场的“我们”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局中人的“我们”对于元宇宙又会持怎样的看法呢? VR 陀螺特邀三位行业从业者,一起倾听他们的心声。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图源:网络
Jony | 国内某头部 VR 硬件公司 | 市场
Jony 就职于国内某头部 VR 硬件公司,可能由于其从事市场推广需要对外的关系,本人说话条理清晰,逻辑缜密。
对于前沿科技的憧憬,沉浸式 VR 游戏的热爱,也许是大多数男性朋友们选择踏入 VR 行业的初衷。
Jony 告诉 VR 陀螺:“最开始选择 VR 行业,主要基于自己的游戏玩家属性,在体验过商场里的 VR 设备之后,对 VR 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入职 VR 公司可以随时玩 VR 游戏,于我而言,是一个强有力的吸引点。”
当然,在真正接触到目前的 VR 设备之后,Jony 才发现与商场的几乎不一样,它可以是不用连线的一体式 VR 产品。
在初入职场的有一段时间里,由于个人体质晕 3D 的问题,Jony 几乎没办法正常佩戴 VR 头显来展开相关工作,常常用完 VR 后,就必须要“冷静”一段时间。这样的影响之下,他一度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 VR 产业,于他而言这是非常大的挑战。
后来由于新品的出现,屏幕光学等技术的提升,或者说是自身对 VR 头显适应性的增强,不知不觉中,Jony 就慢慢适应了 VR 头显。
就他个人负责的业务而言,Jony 表示目前的 VR 市场投放主要面向一些数码类或潮流时尚类博主,利用其粉丝群体相对契合的精准投放形式。另外,相对于去年,现在的营销预算也翻了几倍。
对于元宇宙这个概念,Jony 说道:“我应该是属于当局者迷的状况之下,不过我认为大方向绝对是正确的,因为元宇宙中可以实现诸多现实世界中无法实现的东西。现在,各大厂商都在积极入局和布局,不过它还属于一个未开荒的状态,需要一些规则去制定。”
最后,Jony 看好整个 VR,甚至包括 AR 产业,他坚定的认为,凭借着三维化的信息接触方式,VR/AR 会是进入下一代互联网的一个交互方式,未来等同于手机和电脑一样的存在。
图源:pixabay
C | VR/AR 行业猎头
C 是去年从在线教育雪崩之后,转向 VR/AR 产业的一个猎头,服务过不少国内知名 VR/AR 企业,他对于产业的理解,某些头部公司的业务布局,远远大于一般从业者。
他对于 VR/AR 产业有数不尽的话语,在与他的交谈中,陀螺君固有的以“转发简历”为主的固有“猎头”形象也被一并打破。
当 C 第一次接触到这个行业之时,当时其实做了大量研究,后来还形成了 BP 版行业分析报告。他认为整个 VR/AR 产业链是非常庞大的,从底层芯片、算法、光学到软件内容生态,涉及人才需求宽泛,对于猎头而言,属于进可攻退可守的一个产业。
然而,帮助甲方公司物色人才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C 告诉 VR 陀螺,相对于 K12 在线教育产业,VR/AR 产业的招聘会有一些难度。
他说道:“受疫情+互联网裁员潮影响,大多数从业者更想追求“稳定”,不想再经历公司变动或受裁员影响,而 VR/AR 产业现在以创业型公司居多,虽然融资跑得比较快,但是前景具有一定不确定性。”
“当然,大多数人对于 VR/AR 是非常感兴趣的,但是这个兴趣点还不足以让他们直接跳槽到这个行业,许多人都持观望态度。”
最近 C 正在寻求新的机会,在此过程中,他发现一些猎头公司,对于 VR/AR 产业在人才的招聘业务处于相对保守状态,看法不一,有些还停留在“游戏机”而非“智能硬件”层面。
对于不少猎头公司而言,比起 VR/AR,它们更愿意注重那些更加“成熟”的产业,而 C 本人则更倾向于有发展潜力的市场。
C 说:“我也在赌,我认为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上半年,整个产业内各家公司都会有新的融资,大家会拿着新的资金去做业务扩张,而此时对于人才的需求就会高涨。就像罗永浩说的,要想把一个产品做好,至少需要一个几百到几千人的团队。”
图源:pixabay
Neal | 国内某VR初创企业| 研发
Neal 是一个大厂出身的老员工,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由于他在原来产业互联网的工作太无聊,受兴趣所致,所以来到了 VR 产业,目前就职于国内某 VR 初创企业。
Neal 告诉 VR 陀螺,他最早在 2016 年时,就接触过 Oculus 的 VR 产品,震撼的视觉体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算是他入职 VR 产业的一个契机。
在入职 VR 公司之后,虽然会有加班日常,但是相对于之前的互联网大厂来说,并没有这么无中生有的“卷”和痛苦,薪酬福利方面与之前的互联网大厂一样,并无太大变化。
由于其岗位的互通性,所以 Neal 在 VR 行业的工作和之前在大厂的工作类似,还是互联网那一套,只是交互的使用端从只有手机电脑,增加了一个 VR 设备。
在接触到 VR 之后,Neal 的关注度也逐渐开始转向到了 VR 产业上,包括常常关注业内的最新动态消息,和周边的朋友一起玩 VR 游戏。
在谈到 VR 产业目前的还处于市场起步阶段时,Neal 说道:“VR 以后肯定有未来,不过属于谁的未来,未来还有多远走多久不好说。每个人都是浪潮的一滴水,大部分情况都是随波逐流。”
对于 Neal 来说,目前最大的困难在于对于 VR 行业信心的建立,他认为这是新兴行业,目前国内还没有跑得好的模式,也许有点像以前的新能源汽车,搞得好会变成蔚小理,搞黄了就下周回国。
“元宇宙是个愿景,VR 是个途径和工具,但不是唯一的,还有 AR 和脑机接口,它们也可能是实现愿景的一部分。目前,智能手机几乎成为了生活办公的必需品,而 VR 头显不会,它只能算是互联网交互体验,沉浸感的提升,但不会替代现在的智能手机”。Neal 说道。
图源:pixabay
结语
兴趣、热爱、憧憬,这是本篇文章的主旋律,是大家共同的行业心声。
闪闪发光的你,闪闪发光的每一位职场人,VR 陀螺在此感谢三位受访人,感谢大家的分享,感谢大家的故事。由于文章篇幅有限,未能倾尽所有人物故事对话细节,在此表示抱歉。
相信个体的价值,产业纷繁热闹的背后,离不开每一位 VR/AR 产业从业者的力量。
VR陀螺持续收集行业之声,倾听大家的故事,欢迎添加陀螺君微信(rqhFirefly),随时唠嗑,我们将持续产出 VR/AR 职场系列个人故事匿名文章,与 VR/AR 产业携手进步,共同成长。
投稿/爆料:tougao@youxituoluo.com
稿件/商务合作: 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加入行业交流群: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版权申明:本文为VR陀螺原创,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vrtuoluo233 申请授权,并在转载时保留转载来源、作者以及原文链接信息,不得擅自更改内容,违规转载法律必究。文中有图片、视频素材来自互联网或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网站协商处理。
元宇宙数字产业服务平台
下载「陀螺科技」APP,获取前沿深度元宇宙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