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VR陀螺 万里
随着AI技术的广泛应用落地,作为AI技术最佳硬件载体之一的智能眼镜亦受到了市场广泛关注,消息称阿里字节苹果等新玩家即将入局,Meta、国内AR四小龙等老玩家进一步加大了投入力度。
在一众AI/AR眼镜厂商当中,AI空间计算终端厂商威海多屏未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 INAIR )无疑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因为企业聚焦于办公赛道并已深耕多年。
5月15日,INAIR在北京VTD艺术中心举办了“INAIR AI空间计算机新品发布会”,并向外界展示了其前沿的AI+AR办公解决方案。
INAIR联合创始人兼CEO 黄海
INAIR是一家标签十分鲜明的企业,其成立于2022年,自成立以来,已经推出竖款终端产品,它们所瞄准的均为AR移动办公领域。
可以这么说,如果国内提到“真AR”,可能我们下意识会想到雷鸟创新;如果提到出海,可能会首先想到XREAL;而如果提到办公,那么INAIR则会首先映入我们的眼帘。
这里先来讲解所谓的AR办公究竟是什么。
目前PC是市场上最为典型的一种办公解决方案,它基于显示器+主机+键鼠的组合。这种形态进一步影响了后续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的发展,如笔记本电脑本质上就是将键盘主机集成在一起,手机则是将屏幕、主机触摸屏打包成一个小方盒。
到了现在,显示屏幕大小已经成为终端设备进一步小型化的最大桎梏,因为计算核心、电源系统、存储单元可以压缩,但唯独屏幕压缩不了。因而在传统PC形态叙事下,“大屏移动办公”已经近乎一种悖论。
不过,随着近年来AR技术的发展,这个事情开始出现了转机。因为我们可以将AR眼镜充当为显示屏幕,AR眼镜体积小巧,却可以轻松投射出上百英寸的等效大屏,它对于传统显示设备而言简直是降维打击。此外,AR眼镜还可以实现3D显示、空间定屏等操作,显示维度更高。
INAIR 联合创始人兼CEO 黄海在发布会上指出:虽然现如今市面上出现了很多3D内容,但是受限于硬件,大多数时候它们呈现出来都是2D的。“通过我们的AR眼镜,通过新的3D显示方式,从2D到3D场景的跃迁上,背后有着非常多的市场机会。”
回到本次INAIR所发布的AI空间计算机,从图片我们不难发现它与普通笔记本电脑有几分相似,但是在体验方面又截然不同。
图源:VR陀螺
INAIR AI空间计算机由INAIR 2 Pro AR眼镜、独立计算中心INAIR Pod以及3D 空间操作键盘 INAIR Touchboard三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涵盖了显示、主机以及输入三大部分。虽说它同样是类似于PC的经典组成,但是得益于AR眼镜的加入以及全新的空间系统,产品的办公体验开始变得截然不同。
先来看硬件部分:
VR陀螺获悉,INAIR AI空间计算机计划在今年6月份正式发售,国内建议零售价6999元。除了以上提到的眼镜主机键盘三大件外,套装内还包含了一个用于无线补电的INAIR Hub、便携盒INAIR Case等配件。
此前INAIR AI空间计算机在CES期间有所展出,当时产品以创新的解决方案赢得了一众海内外嘉宾驻足围观。
笔者在活动现场也简单体验了这款设备,虽然时间有限,但INAIR AI空间计算机的不少功能特性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首先在外观方面,整个套装体积差不多类似于一台笔记本,不过重量会轻得多(关于这点可能要真正上手才能感受得到),外出携带并没有太多负担。
INAIR AI空间计算机当中,AR眼镜自然是重要构成,它也贡献了体验的绝大多数“魔力”,现场不乏一些首次体验相关设备的用户,但当他们一戴上眼镜,都能直观感受到这种“小小的大屏震撼”,这有点类似于我们使用一台巨幕电视进行办公。
图源:VR陀螺
在办公时,INAIR AI空间计算机能同时打开多个窗口(最多支持6个),不过它的多窗口与普通电脑方案又不太一样,后者更像是画面分屏,窗口增加后会不断挤压其他窗口的显示空间。
而 INAIR AI空间计算机可以将不同窗口在空间中平铺开来并且不损失画面大小,用户视野朝向哪里,便能看到相应的窗口信息,这种情况下办公效率会有肉眼可见的提升。
AR眼镜具有很好的私密性,外人无法看到屏幕当前显示的内容,也难以听清播放的音频信息,当用户在一些公共场合办公时,这也会是一个潜在的优势。值得一提的是,眼镜还支持无极电致变色功能,这也有利于提升隐私安全。
其他方面,体验过AR眼镜的人知道,这是一种非常符合人体工学的产品,因为它的显示屏幕既可以做到与眼睛相对固定,也可以将它固定在空间的各个位置。这能让我们采取相对放松的姿势进行办公。
对于Pod,它承担了空间交互功能,可进行3DoF输入,并且还能实现空间窗口的放大缩小、拉近推远,这部分体验有点类似于Vision Pro。
INAIR AI空间计算机,图源:INAIR
在体验过程中,笔者还发现INAIR AI空间计算机对于办公场景刻意做了不少优化:
INAIR Pod系统可以安装大部分主流的安卓手机应用,因而我们可以基于WPS、石墨文档等应用实现轻量化办公。
在此基础之上,INAIR还开发了电脑无线投屏工具(兼容Windows以及Mac),眼镜端可以远程操作电脑,这能有效补充电脑端的办公生态以及利用电脑更加强大的算力。INAIR在现场展出了远程剪辑、PC超宽屏办公等创新玩法,它们是现场体验的一大热门。
最后,再来谈一谈AI。笔者现场体验设备时发现,无论是设备硬件又或者系统,AI的身影可以说无处不在:
Pod双击home键即可唤起AI助手,据悉AI可以进行自主更名,可玩性较高;
设备支持实时照片2D转3D功能,并能将手机所拍摄的2D照片导入眼镜以获得3D观看效果;
AI能洞悉用户正在看的画面内容,如用户打开了一篇文章,用户基于“帮我做总结”等指令便能快速实现语音汇总,避免了选择,点击确认等繁琐工作。
笔者了解到,INAIR AI 空间计算机国内版本会与DeepSeek 、豆包、文心一言、智谱清言等多家大模型合作,海外版本后期也会上线,它将会搭载ChatGPT等。
INAIR产品负责人齐静轩
在早些年,一众VR/AR都曾将办公视为重要应用场景之一,但深入耕耘的并不算多。本次INAIR推出AI空间计算机,这既补充了市场品类,又为很多机动办公用户提供了更佳的解决方案。
黄海指出,此前INAIR的产品旨在切Pad的生态位,而现如今随着AI空间计算机的发布,产品已经开始对标笔记本电脑。
“我希望随着市场迭代发展,能有更多用户关注到我们,并切换到这种更加新颖的办公形式。”黄海乐观预计,这种办公范式的转变,会在未来3-5年内发生。
投稿/爆料:tougao@youxituoluo.com
稿件/商务合作: 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加入行业交流群: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元宇宙数字产业服务平台
下载「陀螺科技」APP,获取前沿深度元宇宙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