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VR陀螺
漫威影业、ILM Immersive(卢卡斯影业旗下工业光魔的工作室)和Disney+强强联合,正式推出MR体验《What If…?An Immersive Story》(下文简称《What If…?》),5月30日起在苹果Vision Pro上限时免费发布。
在《What If…?》应用上线之前引起了不少关注,不少粉丝和媒体都希望该作品能真正展现Vision Pro的技术力,为优质IP创新带来更丰富的内容体验。
而实际体验过后,发现《What If…?》与我们所熟知的沉浸式内容不同,它既不属于沉浸式视频,也不属于沉浸式游戏,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沉浸式体验,如图箭头所指,官方将其称之为“沉浸式故事(Immersive Story)”。
Vision Pro体验时长最久的沉浸式内容
动画版《What If…?》最早于2021年开播,是以多位漫威角色为蓝本创造的新内容。如今MR版《What If…?》在新的空间计算技术之下,多元宇宙的设定已经突破了传统漫画、2D视频等形式的限制,也是沉浸式内容体验新形式。
目前该应用可在App Store中搜索下载,该内容总体验时长大约在45~60分钟,内容以英文配音+英文字幕为主。
陀螺君更推荐在前方没有桌子或较空旷的环境进行体验(否则只能仰望看着漫威角色们站在桌子上对话,同时可避免在做出手势的时候会碰到其他物品),并建议在设备充满电后体验,50分左右就会提示电量不足。
一开始经典的漫威开场片头过后,可以听到“观察者”的声音:“时间、空间、现实。这不仅仅是一条线性路径,而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棱镜,在这里,一个选择就能衍生出无限的现实分支,创造出与你所知世界不同的另一个世界。”
用户作为剧中拥有第一人称视角的主角被“观察者”召唤至漫威宇宙,随后《奇异博士》电影中饰演奇异博士最佳搭档的至尊法师“王”将成为指导用户学习各种魔法以及手势的向导。此时可以看到建模非常精致,没有明显锯齿。
“观察者”和“王”在与陀螺君交代故事大背景的时候,这两位角色还处在现实环境中,展示像镜子碎片一般的多元宇宙。随即画面一转,立刻将用户带入全沉浸的虚拟空间,让用户介入到多元宇宙,在三个不同场景的冒险中收集无限宝石,并灵活使用各种魔法,拯救世界。
每个场景和魔法的视觉效果都非常独特,“王”一开始会指导用户如何使用魔法,在虚拟空间中,用户能看到自己的双手:张开手心就能显示已获得的宝石,抬起手臂可以展开魔法盾进行防御、伸手对准物品可以进行远距离抓取和放置,在剧情后期还能学会像“奇异博士”和“王”那样用手势画出传送门的魔法……
《What If…?》在每段故事开始前,“观察者”会展示一块多元宇宙碎片,以平面动画讲述前情提要(2~3分钟左右)。随着剧情的深入,用户需要进一步学习的新的手势,并面对节奏更快的战斗回合。陀螺君发现所有的角色都会与“我”有眼神上的交流,再结合空间音频,沉浸感进一步提升。
在需要使用魔法的时候,系统会提示用户需要做出什么手势,并高亮显示可互动物体来指引交互,整个过程也非常简单(可惜无法与场景交互)。陀螺君体验下来,感觉眼动追踪和手势识别十分精准,在做出举盾动作的时候能够识别到手部动作并匹配对应角度的特效动画,但需要握拳发射激光的时候却不能准确攻击敌人。好在就算不主动攻击,系统也会辅助消灭敌人或者等用户完成交互任务后以继续剧情。
在节奏紧凑的剧情和战斗中可以直观感受到成为漫威英雄这样既“中二”又有趣的体验。无论是在泰坦星看到“惊奇队长”与“灭霸”抢夺以太粒子,还是在秘密实验室与“美国队长”合作战斗,又或是在虚无之地中“收藏家”的基地与“海拉”相遇,使用攻击魔法击退敌人。
剧情结束后还可以重新回到菜单页选择章节做出另一种决定(两种结局可选),可以算是为这段MR体验提供了复玩性。陀螺君选择的其中一个结局是,在最终战结束后,系统提示用户抬起手臂的同时,从剧情动画中飞出了“美国队长”盾牌并吸附到自己右手上,似乎留下了新的悬念。
与大IP、沉浸式体验更合拍的是线下体验
1小时左右的体验结束,单纯定义《What If…?》为沉浸式游戏或空间视频其中的任意一类都站不住脚:比起空间视频,它有更多交互的设计;比起其他沉浸式游戏,它的玩法设计又过于简单,使用魔法的手势交互更多的是为推动剧情而服务。且体验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观看动画,缺少了一丝真实感,介于沉浸式游戏和空间视频之间,这也是官方将《What If…?》定义为“沉浸式故事”的原因。
这类沉浸式体验在Vision Pro并不是第一次出现。苹果Vision Pro首发当日,官方就推出了沉浸式体验《Encounter Dinosaurs》,这款获得高赞的内置应用被认为是推荐朋友和家人初试Vision Pro的首选最佳应用。
十分可惜,《Encounter Dinosaurs》的总体验时长只有短短数分钟,虽然在美术设计、交互等方面是一段非常好的技术演示,但它目前仅限于“一次性体验”,而用户却对类似内容体验的呼声越来越高。
而《What If…?》无论是体验时长还是内容叙事都做得比《Encounter Dinosaurs》丰富(甚至还有粉丝们喜爱的经典IP角色登场),可依旧很难让人有多次重复体验的想法,一定程度上缺少保持长期吸引力的能力。
在保证提供高质量内容的情况下,这类沉浸式“一次性体验”如何不吃灰,既能让更多人看到,又能让开发团队获得收益?陀螺君认为这样的沉浸式内容在个人体验之外,会与线下体验更加贴切,若在主题公园内提供类似《What If…?》的体验,生动简单的手势识别玩法对不同年龄段的游客来说都是非常有趣的体验。
从用户角度来说,用户通常不知道自己想要获得什么体验,或者说是一般深入考虑自己在体验中会受到什么限制或影响。尤其是在主题公园游玩时,作为一名游客,大部分情况下对各类项目体验是建立在探索的期待之上的,而不是先站在失望的角度上扣分。
当然,如何让游客自然而然地接受佩戴设备进行沉浸式体验这一点,则需要交给主题公园一方来考虑设计了。例如日本环球影城以马里奥赛车IP为核心的《酷霸王的挑战书》项目,就是游客在体验前需要佩戴马里奥的帽子来让AR游戏变得更加合乎逻辑,同时也让游客加深了对IP的认知和喜爱。
《Avengers: Damage Control》《Avengers: Damage Control》和The Void
迪士尼的IP并不只是有米老鼠、唐老鸭等角色的传统迪士尼世界,皮克斯、漫威、星战等平行世界目前都已纳入迪士尼宇宙。2019年前后陆续推出Disney+,ESPN+和HULU等流媒体服务,而后将主题公园、度假村、周边衍生品与流媒体服务进行整合,推出各种创意营销活动。
实际上苹果WWDC 2023宣布推出Vision Pro时,就曾邀请迪士尼的CEO鲍勃·艾格(Bob Iger)进行演讲,他表示这是一次重要合作,以讲故事为强项的公司和以创新性而闻名的科技公司联手,将为用户创造现实中的“魔法”。而当时的演示短片就已透露出《What If…?》体验的部分画面。
虽然短时间内传统电视、影院观影模式仍无法被取代,但空间计算技术能进一步推动内容创作者采用3D、MR制作等方式以提升内容质量。相关阅读:《苹果牵手迪士尼,力图解答XR时代流媒体娱乐业务难题》
从IP、内容开发经验来说,ILM此前也有过为迪士尼制作沉浸式体验的丰富经验。例如VR娱乐经典特许经营商The Void,于2017年加入Disney Accelerator计划,与ILM共同在迪士尼主题公园开设线下VR体验店。第二年起陆续推出《Star Wars: Secrets of the Empire》《Ralph Breaks VR》和《Avengers: Damage Control》等沉浸式VR体验,取得积极反响。
有着强大影响力的不仅是漫威这类影视IP,在国内,一些具有地方特色文化/文博IP仍是有待开发的“蒙尘明珠”。如今消费需求的多元性带动了沉浸式体验的发展,除了主题娱乐,类似的“XR+线下”的体验还有很多,并且已渗透至多个细分场景,包括但不限于文旅、演出、互动影游、艺术展览以及商业空间等,不仅项目具有可复制性,还潜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与潜力。
《What If…?》制作幕后,导演、编剧有话说
《What If…?》获得了如此高的关注,其制作幕后团队是怎样的态度?他们又是如何看待Vision Pro这样的空间计算设备和沉浸式娱乐内容的融合?陀螺君整理了部分制作团队成员发言。
该作由漫威影业的Dave Bushore执导,他曾在华特迪士尼幻想工程部门任职并负责漫威/迪士尼主题公园的景点内容,而他的看法是“让‘尽可能多的人看到’这部作品,并保持与粉丝之间的交流,从而讨论品牌、IP角色和企业突破界限的尝试。”
这也是漫威向Vision Pro用户限时提供免费体验的原因之一(限免截止日期尚不清楚,但也间接说明该作的制作成本颇高),只是能切身体验到《What If…?》部分用户的数量可能比工作室或苹果一年多前达成合作时所预期的还要少。
甚至有网友吐槽:“在多元宇宙的所有生命、所有灵魂中。被选中的你是唯一一个买得起Vision Pro的人。”
漫威影业的Phil McCarty作为编剧加入了《What If…?》项目的制作,他在Reddit平台上开设了Q&A专帖,向用户透露了《What If…?》的部分制作幕后情况。
Q:当您刚开始从事该项目时,最初的目标平台是什么?什么时候决定在Vision Pro上发布?就其他潜在目标平台而言,当前的可移植性如何?
A:作为一名编剧,项目一开始只提到它是“the device(设备)”,但不难猜出它是什么。现在我能说《What If…?》绝对是为Vision Pro而开发的,因为它并不像Unity/Unreal项目那样可以将它应用到Quest等平台。但从严格意义上讲,在其他AR功能较弱的设备上体验也是可以的。
Q:为什么决定免费提供?预算是否合理,以便将来可以制作这样的内容,还是投入大量资金向其他开发人员展示Demo?
A:这有点触及保密协议的范畴,但据我所知,我们从来没有讨论过“应该免费提供还是收费?”,每个参与制作的人都希望让尽可能多的人能够体验它。(Vision Pro仍然很小众)
Q:我对游戏或漫画不感兴趣,但这次体验令人难以置信,对我来说过于沉浸也让我有点不安。
A:事实上,我们花了很多时间试图弄清楚如何让不同类型的人适应《What If…?》。因为这段体验必须要满足以下人群:经常玩VR的人/没玩过VR的人/深入研究过漫威作品情节的人/从未看过漫威作品的人。
Q:您希望接下来看到哪个IP可以与《What If…?》沉浸式体验相同的形式出现?
A:我个人认为,在漫威中,我很想看到更多“奇异博士”的影子,因为这个平台完全是为手势追踪而建的。我认为,如果玩家的行为与角色的行为1:1匹配,而不是作为某个奇怪的游戏替代品,那就太好了。
Q:您想尝试哪些更酷的事情但却无法实现(由于时间限制或设备限制)?
A:一切都取决于时间或预算,但最终很多功能不能实现。当然,最大的原因之一是预算,但我认为网上的负面批评忽视的另一个原因是,当我们开始这个项目时,这款设备处在保密阶段,它的功能几乎是不可知的,甚至对我们来说也是如此。相当于只能靠猜测它的功能来写一篇沉浸式体验内容。
我们不得不将目标缩小到“100%确定有的功能”,假设要围绕语音识别构建一种体验,而语音识别并不像你想要的那样灵活,那该怎么办?所以设计“分支故事情节”会更好。在作出选择时,会引起蝴蝶效应,每个分支都会产生一系列新的故事、对话,影响潜在的角色等,就像在制作X款内容。
《What If…?》算是在沉浸式故事的领域开了个好头,目前尚不清楚6月10日举办的苹果WWDC 2024活动是否会公布在沉浸式内容与IP融合的新进展,但不妨在此刻埋下一颗好奇的种子,继续期待未来会有更多有趣的沉浸式内容。
投稿/爆料:tougao@youxituoluo.com
稿件/商务合作: 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加入行业交流群: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版权申明:本文为VR陀螺原创,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vrtuoluo233 申请授权,并在转载时保留转载来源、作者以及原文链接信息,不得擅自更改内容,违规转载法律必究。文中有图片、视频素材来自互联网或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网站协商处理。
元宇宙数字产业服务平台
下载「陀螺科技」APP,获取前沿深度元宇宙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