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VR陀螺 冉启行
Meta Ray-Ban Display 发布之后,国内 AR 光学厂商开始全面发力。
2025 年 9 月 26 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AR 光学显示技术企业灵犀微光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成功举办 “光导无界” 主题新品发布会。
会上,灵犀微光正式推出二维阵列光波导旗舰产品 “L2-S30”,核心光学性能全面提升,KK 级量产目标售价为单片 50 美元,有望进一步推动消费级 AR 眼镜市场进程。此外,灵犀微光还通过政企对话、产学研签约、行业圆桌等环节,明确 “对标 Meta、引领国产 AR 光学” 的核心定位,为消费级 AR 产业注入了 “中国技术力量”。
注:文中部分配图源自手机实拍,受设备拍摄特性及后期呈现影响,可能存在画质压缩、对焦偏差或帧率不匹配等情况,相关画面的实际效果以现场体验或实物观察为准。
发布会伊始,灵犀微光创始人郑昱表示,早在 10 年前,灵犀微光就做出了重要的战略判断:相比于离轴光学、棱镜、BirdBath,只有光波导才是终极解决方案,它能在镜片厚度、视场角、透光度和眼动范围等 AR 光学核心参数方面拥有更好的表现。
此外,郑昱基于十余年行业深耕经验,还系统性地提出 “消费级 AR 眼镜 L1-L4 四级发展体系”。该体系以 “技术成熟度、用户体验、场景适配” 为核心维度,清晰界定不同阶段 AR 产品的核心特征与市场定位:
L1(基础感知):以无显示或单色显示为主,实现基础拍照、识别与导航功能。代表产品 Meta Ray-Ban 全球销量超 400 万台,成功完成市场启蒙。
L2(智能助理):结合 AI Agent,实现全彩信息显示、日程管理、实时转录与视频通话。Meta Ray-Ban Disipaly 是其最新代表产品,2025 年被灵犀微光视为 L2 市场启动元年,潜力巨大。
L3(AR 协同):具备 50 度以上视场角与 1080P 以上分辨率,支持数字孪生、虚拟化身协同,迈向三维空间交互。这也是灵犀微光下一代产品 L2-S50 的目标阶段,相关技术已在预研阶段。
L4(空间计算):实现 70 度以上超大视场角与 2K 级分辨率,达成类 Apple Vision Pro 的虚实无缝融合的终极体验。
基于当前技术阶段与商业化落地需求,本次活动上,灵犀微光正式发布了全新二维阵列光波导——L2-S30。作为灵犀微光十年阵列光波导技术的最新成果,L2-S30 在画质表现、架构设计与波导纯净度与安全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面向 L2 (智能助理类)消费级 AR 市场。
在画质表现上,L2-S30 采用自主研发的二维阵列光栅设计,L 型波导结构,最大 Eye-Box 可达 12*10@20H*Vmm,适配 1:1 显示源的视场角(FOV)最高可达 40 度,可有效避免 “视野狭窄导致频繁移动头部” 的问题;在 20 PPD 高空间频率下,其调制传递函数(MTF)仍优于 0.4,成像细节分辨力优异;同时色域覆盖达 95% 以上,色彩还原度接近手机屏幕,亮度超过 3000nit/lm,适配照片预览、色彩标注等 L2 级高频全彩 AR 眼镜应用场景。
手机拍摄画面,存在画质压缩等问题,以实际体验为准
VR陀螺现场实际体验,搭配 DLP 光机的L2-S30 AR 演示方案全彩显示效果优异,画质锐利,从镜片中心到边缘整体清晰度、色彩均匀性较好,入眼亮度足够高,眼动范围较大,且无彩虹纹效应。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区别于基于表面浮雕光栅的衍射波导,阵列光波导的全反射传导机制,让其可以完全避免彩虹纹效应,且光效可达 2%-5%,入眼亮度较高。作为对比,衍射光波导的光效通常低于 1%。
手机拍摄画面,存在画质压缩等问题,以实际体验为准
在架构设计上,得益于二维波导的设计,L2-S30 契合 L2 级 “轻薄接近普通眼镜” 的形态要求:波导片厚度仅 0.8-1.2mm,重量不足 4g,可轻松集成于普通眼镜镜腿;据称,通过光学路径优化,支持与麦克风、传感器、小型电池的紧凑集成,下游厂商无需大幅调整眼镜形态即可搭载,研发周期可缩短 30% 以上;在核心光机方面,L2-S30 兼容 LCoS、DLP、Micro-OLED 和 Micro-LED 等多种显示源,能随显示技术升级灵活迭代,适配 L2 级市场 “1-2 年更新换代” 节奏。
在美观与安全层面,据称 L2 -S30 采用分子键合工艺替代传统光学胶水贴合,将镜片光栅条纹可见度控制在目视微弱范围,正面视觉近乎 “隐形”,仅特定侧面角度可见轻微纹路;同时通过欧盟 CE、美国 FCC 双重安全认证,蓝光防护等级达 RG0 级(无蓝光危害),适配 “每天佩戴 1-2 小时” 的使用频率;镜片透光率达 92%,接近普通近视镜片,日常不开启显示时可作普通眼镜使用,实现 “一镜两用”。
VR陀螺实际体验发现,L2-S30 波导片非常轻薄,手持近乎感受不到重量,且透过率高,通过波导片可以非常清晰看到物理世界,镜片纯净度较高。从手机拍摄的画面可以看到,在部分室内灯光背景下,甚至可以达到类似「透明」的效果。
手机拍摄画面,以实际体验为准
灵犀微光在阵列光波导的光栅条纹可见度上做大幅优化,相比于两年前的 2D-L 等波导产品可以说是实现了质的飞跃。不过,在正常的视野范围内,侧边的「转折区」光栅依旧隐约可见,当然,这也是在 Meta Ray-Ban Display 上也存在的正常光学现象,或许也是下一代阵列光波导将进一步优化的方向。
手机特殊视角拍摄画面,以实际体验为准
价格成本方面,灵犀微光宣布 L2-S30 在达到 KK 级别量产时,每片目标售价将锚定在 50 美元。
支撑这一激进成本目标的是灵犀微光扎实的产业化进程。公司披露,其杭州萧山中试线已稳定运行,2025 年成功完成 L2-S30 的可量产方案落地,关键工艺良率已达行业领先水平,为 KK 级量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灵犀微光现场与北京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顶尖学术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建联合实验室,为L3-S50 等未来产品的技术预研储备核心动能。
作为中国最早一批 AR 光学企业,灵犀微光成立于 2014 年,专注于阵列光波导。公司目前已完成 8 轮融资,投资方来自红杉资本中国、富士康、舜宇V基金、杭实资管、国投美亚基金、美迪凯和中关村启航基金等头部风投机构、产业基金和政府基金。
在 Meta Ray-Ban Display 发布之后,基于二维扩瞳的阵列光波导再次走入产业视野,一方面,证明了阵列光波技术在 AR 眼镜上商业化应用的可行性,另一方面,也将进一步加速全球 AR 眼镜市场的认知与普及。
本次灵犀微光发布的 L2-S30 在画质表现、视觉纯净度、尺寸体积和量产成本等维度上实现了重大突破,有望成为国内外厂商打造类 Meta Ray-Ban Display 的核心光学方案。
2025 年,在光波导这条技术路径下,衍射与几何再次来到了一个新赛点。
投稿/爆料:tougao@youxituoluo.com
稿件/商务合作: 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加入行业交流群: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元宇宙数字产业服务平台
下载「陀螺科技」APP,获取前沿深度元宇宙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