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VR陀螺 冉启行
“K 级出货量,我们这款 AI 眼镜,最低可以做到 35 元一副。”2025 年香港环球资源展现场,一位展商工作人员向 VR陀螺表示。
2025 年 10 月 18 日,香港环球资源展第二期在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盛大开幕。VR陀螺作为官方合作媒体,深入展会一线,带来最新产业趋势消息。展会期间,由 VR陀螺与环球资源携手举办的「AI眼镜+XR终端发展趋势与全球出海论坛」也圆满落幕。
图源:VR陀螺
在今年的展会上,一个显著的趋势是AI眼镜的全面爆发。与往年零星的概念展示不同,本届展会涌现出超过 30 家 AI 眼镜相关的制造商、供应链厂商。他们带来的是可以直接下单、规模化生产、现场体验的成熟商品,而这些厂商有一个共同的标签——「华强北」。
当然,在 VR陀螺看来,「华强北」从来不是低端产品的代名词,而是一种属于深圳速度的「商业模式」,代表的是拥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的厂商们。
图源:VR陀螺
超30家厂商入局,AI眼镜从“尝鲜”走向“成熟”
“我们的主要客户之前都是做 TWS 耳机的,不过 TWS 现在基本已经定型了,也很难再卷了。所以,客户有拓展品类的需求,加上我们本身在蓝牙、音频、小型化穿戴设备上就有技术积累,所以就顺理成章地做了。我们不做不成熟的东西,只做能上量的品类。”一位参展商告诉 VR陀螺。
这句话,是今年展会上最具代表性的声音之一,一方面代表了 AI 眼镜品类在供应链技术上的成熟(主要是AI音频眼镜与AI拍摄眼镜),另一方面也代表了传统消费电子品类的增长瓶颈,厂商们希望寻求新的业务增量。
图源:VR陀螺
VR陀螺在现场观察到,超过 30 家 AI 眼镜展商中,绝大多数都拥有一个共同的背景:他们是 TWS 耳机、智能手表或蓝牙音箱等成熟消费电子领域的老玩家。从 Caeton Tech、南北智造(中山)科技发展公司、东莞市亿华人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三汇实业有限公司、GloryFit,到哈力友有限公司、深圳市柴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斯凯登科技有限公司等数十家公司皆展示了 AI 眼镜。
展会现场,尤其在 5 号展馆内,AI 眼镜展台分布密集,几乎随处可见。据不完全统计, 累计展示的 AI 眼镜 SKU 数量或有上百款,产品形态极为丰富。除了这批新涌入的厂商外,我们也看到了部分产业内的熟悉面孔,如知名 ODM/OEM 厂商亿境虚拟现实,以及多屏未来 INAIR、HTC VIVE 品牌厂商。
图源:VR陀螺
TWS 耳机、智能手表市场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早已成为一片“红海”,产品形态高度同质化,价格战异常激烈。对于这些厂商而言,寻找下一个增长点迫在眉睫。AI 眼镜,作为同样具备“可穿戴”、“蓝牙连接”、“音频交互”属性的品类,成为了一个相对合适的“业务延伸”。
值得注意的是,在寻求新增长点的过程中,厂商们的探索并非局限于单一品类。智能戒指同样是大家发力的品类之一,不过,目前暂未上升到协同 AI 眼镜交互的阶段,更多是承接传统智能手表的部分健康监测等功能。当然,也有如 CORNMI 等少部分厂商将智能戒指集成到轻量级的 VR/XR 眼镜中去做交互配件。
CORNMI(图源:VR陀螺)
标配“杰理+全志”,AI拍摄眼镜成本探底200元
事实上,AI 眼镜是一个大的品类,具体细分来看,本次展会主要聚焦展示的 AI 眼镜形态产品为 AI 音频眼镜和 AI 拍摄眼镜;从场景上,又可以延伸为商务场景风格 AI 眼镜、运动场景 AI 眼镜(类Oakley Meta Vanguard)、时尚太阳眼镜等。
图源:VR陀螺
其中,蓝牙音频眼镜、AI 音频眼镜早已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品类,目前我们了解到的一个最低成本价最低为 35 元;以 Ray-Ban Meta 为代表的 AI 拍摄眼镜产品形态是大多数厂商的主推产品,据 VR陀螺获悉,其最低成本价可以控制在 170-200 元。
与Ray-Ban Meta、雷鸟创新、Rokid、小米等头部品牌倾向于采用高通骁龙 AR1 平台或“骁龙+恒玄”等高性能、高成本方案不同,“华强北系”的 AI 眼镜,几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一套极具成本效益的成熟组合——杰理(JL)的蓝牙音频芯片与全志(Allwinner)的 ISP 图像处理芯片。
图源:VR陀螺
VR陀螺在现场与多家厂商交流后发现,这套方案似乎已成为当前白牌 AI 拍摄眼镜的“公模”配置。其中,杰理的 JL 70系列芯片(如JL7018)负责处理蓝牙连接、音频解码播放以及 AI 语音算法的运行,而全志的 V 系列芯片(如V821)则专注于处理摄像头的图像信号(ISP),实现拍照和录像功能。
这套成熟、低成本的解决方案,极大地降低了 AI 眼镜的制造门槛,使得任何一家有经验的消费电子工厂,都能在短时间内组装、生产出属于自己的 AI 眼镜产品。而对于可能产生持续消耗 Token 的 AI 订阅服务,厂商们也做出了一定妥协。
“800 万像素的,我们出厂价在 190 元左右;如果是 200 万像素的,可以做到 175 元。AI 方面我们只能提供前面半年的服务,后面就需要自己去订阅。”一位参展商告诉 VR陀螺。成本的雪崩式下降,意味着 AI 眼镜的终端售价将拥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新技术、新功能不断拓宽 AI 眼镜应用场景
“华强北系”大军不仅拥有“成本优化大法”,还拥有创新能力与前瞻的商业嗅觉。在本次展会上,我们同样看到了许多关于 AI 眼镜的新技术、新场景和新探索。
1. 新技术:从“听见”到“看见”
虽然“杰理+全志”方案统治了当下的「华强北」量产市场,但真正的“下一代眼镜”——带有显示功能的 AR 眼镜,也已在孕育之中。
AR 光学方案崭露头角: 华鑫寰宇、百亿美等多家厂商都展示了搭载微型显示屏幕和光波导方案的 AR 眼镜工程样机。尽管大多还处于“可点亮”的Demo阶段,但这预示着,或许在 2026 年,带有显示功能的 AR 眼镜将成为「华强北」厂商们竞逐的新高地。
图源:VR陀螺
过往,带光波导显示模块的 AR 眼镜主要由品牌厂商们制造,如 Rokid、雷鸟创新、INMO、Even 等,整体的产品价格从 2000 到 9000元不等,华强北大军的进入,也将预示着「下一个亲民低价」产品阶段的来临。
头部 ODM/OEM 方案厂商发力: 行业头部 ODM/OEM 厂商亿境 VR 向 VR陀螺透露,他们将在今年 12 月正式推出全新的全彩光波导 AR 眼镜方案,这无疑将为品牌客户、第三方制造商提供更成熟、可快速落地的 AR 产品选择。本次展会上,亿境 VR 还带来了多款 VR/AI 产品方案,其中 AI 音频眼镜 EM-SW1010 全新升级到了 Bluetooth 6.0,据介绍其可以带来更低的功耗与更稳定的传输效率。
图源:VR陀螺
2、新功能:从续航、音频到健康监测
除了显示技术的探索,功能模块的“微创新”同样层出不穷:
续航解决方案:以南北智造为代表的厂商展示了镜腿电池可插拔设计,并配备了类似 TWS 耳机的便携充电舱。这种模块化设计巧妙地解决了可穿戴设备的续航焦虑,与 INMO GO3 等品牌的设计思路异曲同工,但在形态上具有一定差异化。
图源:VR陀螺
音频体验优化: 针对开放式扬声器漏音和环境噪音干扰问题,部分厂商如苏州市维新创科带来了“扬声器外延”设计。通过硅胶等柔性材质将扬声器延伸并贴近耳部,在开放式形态下实现了媲美“包耳式耳机”的沉浸音频效果,即便在嘈杂的会场环境中,音质依旧清晰澎湃。
图源:VR陀螺

图源:VR陀螺
健康功能集成: 深圳市商汇实业则在其 AI 眼镜中集成了 EMG 心率检测模块,让眼镜化身 为 AI 健康助手,承担起部分健康监测功能,拓宽了产品在运动、健康场景的应用价值。
图源:VR陀螺
在应用场景层面,软件与算法的创新也在持续深化:
垂直场景探索: 拂曦科技展示了一款专注于约会场景的 AI 眼镜,其核心功能是为社交障碍用户提供实时的语音提示和话题建议,辅助线下交流。
图源:VR陀螺
3D空间计算体验升级: 多屏未来(INAIR)展示的 INAIR AI 空间计算套装,在此前的一系列基础办公娱乐场景上,本次最引人瞩目的新功能是可将抖音等 2D 短视频内容实时转换为 3D 立体效果。 VR陀螺现场体验发现,该算法在人像和景物层次分明的视频中效果尤为突出,为 AR 眼镜找到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高频娱乐场景。

结语
与聚焦前沿技术的光博会不同,香港环球资源展呈现的是产业的另一面:极致的成本控制、快速的市场反应与务实的微创新。
不可否认,以“华强北系”为代表的产业力量,正以惊人的效率将 AI 眼镜的基础功能(音频、拍摄)迅速“商品化”,用 35 元起的震撼价格,强力推动 AI 眼镜的全球化。
与此同时,以品牌厂商、头部 ODM 和创新应用开发者为代表的另一股力量,则在向上探索技术的边界和场景的深度。从真正的 AR 显示,到实用的 AI 场景落地,再到空间计算的全新体验,他们在定义 AI 眼镜的“理想形态”,拉高整个产业的天花板。
投稿/爆料:tougao@youxituoluo.com
稿件/商务合作: 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加入行业交流群: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版权申明:本文为VR陀螺原创,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vrtuoluo233 申请授权,并在转载时保留转载来源、作者以及原文链接信息,不得擅自更改内容,违规转载法律必究。文中有图片、视频素材来自互联网或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网站协商处理。
元宇宙数字产业服务平台
下载「陀螺科技」APP,获取前沿深度元宇宙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