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0日下午,由VR陀螺与CIOE中国光博会联合主办的「AI • 光启新元|第六届中国AR技术应用高峰论坛」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宝安新馆)圆满落幕。
本届AI+AR技术应用高峰论坛以“AI•光启新元”为主题,共探智能眼镜产业生态构建与协同发展路径,论坛特邀多位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媒体人,聚集AR产业链展会一线,讨论市场行情、展望AR潜力,共同助力产业的升级与发展。演讲内容干货满满,现场气氛火爆。
其中,BleeqUp超影擎 联合创始人 李辉为与会来宾奉上了《AI+运动穿戴,重新定义户外运动体验》的主题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内容略有删减调整):
前面发言的嘉宾更多聚焦在方案层面,而致敬未知推出的BleeqUp属于整机产品。因此,我想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在AI技术日益成熟的大背景下,我们是怎样结合具体落地场景进行产品化实践的,以及背后的一些思考。
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在AI智能化的大背景下,AI和运动穿戴类产品的结合,以及在户外运动这个垂直的赛道领域如何重新定义户外运动体验。
自从Meta开了一个好头、给业界打了一个样以来,我们看到了AI技术赋能眼镜的巨大潜力。仅今年全球就已发布40多款AI眼镜产品——这还只是已公开的,相信还有许多正在研发中。今年的整体情况有以下几个特点:
从应用场景来看,目前AI眼镜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以Ray-Ban Meta为代表的通用型眼镜,占据主流;二是以我们BleeqUp及近期Oakley所推出的运动类眼镜为代表的垂直产品。就比例而言,通用型远大于运动型,比例大概在9:1。
致敬未知作为一家创业公司,在AI智能化浪潮中做智能眼镜产品,必须思考“做什么”和“不做什么”。最终我们选择不做通用型产品,而是深耕垂直领域。原因在于,AI本质上是一个工具包,通用型产品需整合多种工具与场景,这注定是大厂的赛道——它们有资源进行大规模战略投入与技术整合,开发对应的产品或是工具化平台。通用场景的AI眼镜在手机厂商的射程之内,创业公司很难与大厂竞争。这不光是因为手机厂商财大气粗,有多年的影像技术积累,更因为手机厂商可以打通其所拥有的手机应用权限,掌握着AI体验的入口,拥有“绝对优势。”
消费电子行业竞争的本质是场景定义权的竞争,创业公司的机会是从宽泛的“生活方式”定位,转向更具体、更高价值的垂直运动场景 ,在高价值的细分场景中建立壁垒,其中运动场景是最具有市场潜力的新蓝海。所以我们倾向于针对一个特定的场景,将某一AI工具训练到极致。举例来说,就像是一个学生单科成绩很优秀,而不是门门都及格。这种策略使我们能聚焦细分场景,避免与通用产品正面竞争,从而在关键场景的体验上建立不可替代性。基于这一思路,我们专注于户外骑行运动场景,借助AI工具重塑特定垂直领域的智能眼镜体验。BleeqUp正是一款面向户外骑行运动的AI智能眼镜。
因为眼镜的品类SKU很多,在产品定义初期,我们做了长期且大量的用户调研。其首要属性是在这个场景里佩戴眼镜是客观需要的,户外骑行就是这样一个情况,并且骑行爱好者对眼镜的要求还有美观;其次是进行第一人称拍摄的同时保证长续航;第三是要进行设备整合以减少繁琐的佩戴;最后还要提供安全保障。此外,在运动的过程中往往会拍摄大量的视频,后期剪辑时就要花很多时间去找,还要匹配运动的设备信息,对齐时间戳等,需要有专业的技能。所以用户也有这种刚需:能否直接生成一个视频,减少后期的剪辑。
现实中,运动设备往往是孤岛状态:拍摄需专用相机、听音需运动耳机、对讲需额外设备,护目镜还需单独配备。用户不得不在运动前后扮演“装备管理员”,体验割裂。
BleeqUp针对这样的场景进行产品的定义和研发,将户外运动的“不可能三角”变为“可能”,把多项功能融于一体。从拍摄、通话到降噪,每一项单点性能都不逊于专业设备,还能智能剪辑成片。在Meta所开创的AI眼镜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聚焦运动场景,进行深度重构。
产品设计上,我们首先确保它是一副专业美观的运动眼镜。我们与宝岛旗下运动品牌NSVE合作,保证美学与功能都符合运动专业标准。续航方面,单眼镜可持续录制1小时,搭配1600mAh电池后可延长至5小时,满足长距离骑行拍摄需求。音频方面,采用开放式蓝牙耳机,支持实时对讲,并具备上行与下行降噪,确保高速运动中通话清晰。此外,还集成团队骑行对讲功能,形成完整闭环。
BleeqUp不仅适用于骑行,也兼容跑步、登山、徒步等泛运动场景,全天候佩戴舒适、无压迫感。
在产品实现过程中,我们攻克了几个关键难题,包括:持续录制下的功耗与散热、头部随动防抖的算法优化、一体化近视定制镜片,以及在高速环境下的降噪与声学调校。这些都需要在垂直场景中做专门优化。
另一方面,AI功能也为安全与体验赋能。例如:通过特征识别自动保存刹车、碰撞等关键时刻视频;支持车把遥控,实现不脱把操作;甚至结合骑行踏频与用户数据,在速度过快或心率异常时主动发出提醒。
“一键成片”是AI应用的典型体现,分为自动化生成和主动发起两种。系统可自动识别超车、摇车等高光时刻,也支持用户手动打点标记骑行中的高光点。最终会将高光时刻自动生成短视频集,并可自由组合成片,大幅降低后期剪辑负担。
总结来说,BleeqUp是AI技术与垂直场景深度融合的产物。它为骑行用户解决了“不可能三角”:四机一体整合便携、持久录制与智能成片,同时附加了安全护甲功能。
目前,Meta与运动品牌Oakley联名发布了两款产品,一个是Oakley Meta HSTN基础版,第二个是面向骑行设计的Oakley Sphaera经典款。Oakley作为骑行领域领导者也在朝该方向发力,印证了垂直类AI眼镜的市场潜力。
对消费者而言,BleeqUp相当于同时提供了专业耳机、运动相机、骑行镜和对讲机——每一项功能都可媲美专业设备,既好用、又省钱,还额外带来安全与自动成片的价值。
作为科技从业者,我们相信AI正以更高效率赋能场景与用户需求,打破很多原有的限制,让每个人更自由,把原本不可能的变成可能。BleeqUp Ranger近日已在海外开售,国内与宝岛的联名款NSVE x BleeqUp四合一AI运动拍摄眼镜也将再9月16号上市,感谢大家关注我们的产品!
投稿/爆料:tougao@youxituoluo.com
稿件/商务合作: 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加入行业交流群: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版权申明:本文为VR陀螺原创,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vrtuoluo233 申请授权,并在转载时保留转载来源、作者以及原文链接信息,不得擅自更改内容,违规转载法律必究。文中有图片、视频素材来自互联网或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网站协商处理。
元宇宙数字产业服务平台
下载「陀螺科技」APP,获取前沿深度元宇宙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