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感知体验领导者瑞声科技参加了中国光博会(CIOE)2025,与光波导厂商 Dispelix 合作,向行业提供了从设计到生产的完整光波导 IDM 解决方案,生产工艺采用了先进的半导体刻蚀光栅技术;同时支持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开发光波导,一站式提供高端差异化光波导产品。
今年的 AI 眼镜浪潮,给整个 XR 行业都带来了全新机遇。作为在光波导领域持续投入的头部厂商,瑞声科技推出了 25 度视场角(FOV)单层彩色光波导镜片,可适配市面上大多数光机模组,有助于加速增强现实(AR)眼镜的普及;其亮度效率高达 1500nits/lm,厚度减薄到 0.7mm,重量低至 4g。为进一步了解瑞声科技在 XR 领域的产业及技术布局,VR 陀螺与瑞声科技 XR事业部总经理 陶洪焰进行了深入交流。
头部品牌厂商全面采用瑞声科技方案
Q:瑞声科技于 2023 年开始正式对外,全面宣发XR相关业务,经过两年的发展,在商业落地方面,瑞声科技取得到了哪些进展?
A:AAC 早在 2021 年就开始筹划 XR 业务,第一次产品落地是 2023 年,客户音频眼镜产品面向市场开售。最近这两年,我们的眼镜声学已经从单体到算法,再进化到系统解决方案。瑞声科技的 AR 眼镜专用扬声器,在满足眼镜极致空间堆叠要求的同时,兼具出色的音质和听音私密性,已经被主流国产 AI 眼镜厂商广泛应用,包括雷鸟、Rokid、Xreal、雷神、星际魅族、传音、亿镜、米家、界环、李未可等多款品牌厂商的产品。此外,经过这几年的不断积累,从设计,研发到生产,制造,瑞声科技已经具备 AR 眼镜全流程一站式产品开发能力,批量化生产制造能力,并配备超过 4000 平米百级超洁净生产车间。以 SRG 表面浮雕光栅光波导技术为核心,采用全自动纳米压印加刻蚀工艺路线,开发了低彩虹纹,高亮度的单片全彩光波导产品,为 AR 眼镜发展提供一系列的光波导解决方案,目前我们已经与市面上大部分头部 AR 眼镜厂商有定点项目在推进,未来一两年内将会看到产品上市。
Q:未来眼镜声学的发展方向如何?
A:从商业角度,AI 眼镜的声学主要是三个核心:第一是体积足够小,尤其是镜腿要足够小巧;第二是音效要好,因为承载的还是耳机的功能。第三需要有隐私保护功能,在通话的过程中用户不希望有太大的声音泄露,影响到其他人,或者是私密的内容被他人听见。这是我们主要在努力的三个核心方向。眼镜声学因为它本身是开放的,一定没有入耳式耳机效果那么好,但是我们要去做的尽量好,就像我们的手机上的喇叭永远没法做出家庭影院那么好的效果,但是我们还是要不断努力。旗舰品牌的扬声器音效比普通音效明显的好,我们很容易听出来区别,这些都是能够在用户端去感受到的。
Q:对于没有光学模块的 AI 拍摄眼镜形态怎么看?
A:先提供基础的 AI 眼镜体验,让更多的用户去接触和感受它,这是非常好的。在这一部分完成后,我们会进行下一步。从感官分类的角度来看,对信息的研究表明,大约 80% 的信息来源于视觉,视觉本身需要具备直观性,它一定会是最终跟人直接交互的。AI 眼镜是有价值的,而且是当下比较合适的产品。不过,未来,一定会向 AR 眼镜发展,这才是智能眼镜的终极形态。
Q:瑞声科技与 Dispelix 是如何协作的?
A:双方充分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Dispelix 负责领先行业的光波导设计,AAC 负责稳定可靠的生产交付。AAC 把 Dispelix 自身产品设计的长期积淀和光波导工艺前期结构技术积累,快速地转化成量产产品,并且推向市场,帮助我们的品牌客户快速地设计和交付 AR 眼镜。我们现在的产能规模可以满足市场上几乎所有的需求,而且我们会跟据客户需求一起调整产能规划。
彩色光波导镜片解决行业沉疴
Q:瑞声科技的单层全彩衍射光波导的 AR 显示模组同样最早于 2023 年亮相,经过数次迭代,目前的单层彩色光波导镜片 FOV 25 解决方案相比于之前/上一代,主要解决了哪些问题,带来了哪些技术上的提升?
A:我们新的光波导产品针对 AR 眼镜长期以来的困扰和痛点做定向优化,比如重量和厚度影响了佩戴体验,光效比较低,导致入眼的亮度不够,光机的功耗比较高导致续航短。还有杂光带来的彩虹纹,包括泄漏光影响戴眼镜的眼神交流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综合了消费者真正的需求,采用了一个全新的产品架构和半导体刻蚀工艺,这次展会我们展示了其中一个标准的产品,它的光效率高达 1500nits/lm,一些大客户的高定版本,甚至亮度达到了4000+nits/lumen。厚度降到了 0.7 mm以内,重量降到了 4g 左右。因为结构是单层的,我们做了一些特别的镀膜优化,最终把透过率提升 90% 以上。我们还降低了彩虹纹本身的干扰,把彩虹纹的优化到了不影响用户的程度。我们还通过一些特别的光学架构设计,有效控制了泄露光,让 用户在正常视角,比如现在会谈的视角下,你完全不会看到我眼镜里面有闪光,避免影响到我们的面对面交流。这些都是针对产业痛点最关键的地方进行改进,这些技术提升未来会极大的促进光波导技术快速产业化和商业化。
Q:本次展出的光波导产品,FOV 仅为 25 度,似乎小于目前不少市面上已落地的AR眼镜,瑞声科技在这一块是如何权衡技术、考虑的?
A:25 度 FOV 是对市面上大部分光机适配度的综合考量,目前行业还处于品类普及的早期,很多消费者第一次尝试AR眼镜这个品类,我们希望能帮助行业做到性能、价格、体验、佩戴舒适度的平衡,降低想尝鲜消费者的入门门槛。同时我们把光效做到了1500nits/lm,配合客户的高效率光机,解决了长期困扰 AR 眼镜户外亮度不足的难题。当然,我们也有更广 FOV 的光波导产品,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开发,灵活满足客户不同档位产品需求。
刻蚀光波导量产工艺进一步升级
Q:刻蚀光波导会是下一代的智能眼镜光学模组的一个主要方向吗?
A:彩色光波导目前行业里有压印和刻蚀两种主流路线,压印的工艺相对简单一些,成本更容易控制。但它的压印胶是一种有机物,折射率提升到 2.0 就非常极限,导致光学设计上有很多限制。有机物在全光谱下的黄化效应和可靠性风险也很高。
AAC刻蚀光波导路径,是通过和Dispelix一起近十年的摸索积累,以及跟产业头部显示厂商做了大量尝试后的选择,他有效的将光栅材料的折射率提升到了2.4+的水平,同时作为无机镀膜层,跟晶圆结合,从而提供了更好的光学性能,更耐久的可靠性,无惧光学黄化和室内外的冷热冲击等进阶的质量保障;从现在各个友商都在手忙脚乱的转向刻蚀工艺就说明刻蚀路径几乎达成了行业共识。
Q:光波导镜片是玻璃材质,它的良率如何?
A:生产过程中环境的灰尘、作业过程中的微纳米损伤、镀膜和后加工都会影响最终的良率。目前每一道单工序我们都能控制在 95% ~ 99%,但是累加整体来讲还是有会有些影响。当然目前的良率水平已经充分达到了半导体的一个量产水平,但我们还在持续升级优化工艺,进一步降本增效。
Q:基于刻蚀工艺的光波导可以大幅降低彩虹纹、提升波导镜片均匀性,不过,在生产制造方面,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瑞声科技是否也配备了如阿斯麦的 DUV 光刻机等,具备完全的量产、生产能力,年产预计可达多少?
A:我们目前已构建起创新的复用半导体刻蚀工艺体系,成熟的设备与工艺体系带来了极高的良率和产能效率,使光波导这一复杂光学产品的大规模量产成为可能,进而进一步降低 AR 眼镜的成本。年产量完全可以满足目前主流 AR 眼镜厂商的产品需求。对于半导体的核心生产设备光刻机,我们有自己的安排,涉及到核心工艺路径,暂不方便讲更多。
AR 眼镜 2027 年将迎来爆发期
Q:目前 AR 眼镜的价格是否太高,普通消费者是否有购买动力?如Rokid Glasses和雷鸟3 Pro的价格在几千元至上八千元不等,对普通消费者来说门槛较高。
A:其实这个在于最后它能给你提供什么价值,取决于 AI 眼镜的发展。当 AI 产生价值时,价格将不再是问题。回想我们使用功能手机时,1000 元似乎是一笔巨款,而现在切换到智能手机,因为它们有用,所以近万元也完全可以卖得动。因此,我不认为当前价格是关键瓶颈。当然搭配需要有低中高端产品,对产业链来说这是关键,价格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随着进一步工艺优化和产能需求的拉升,可见的未来,波导的成本完全不会是产业的瓶颈。
Q:在目前这个时间节点,行业客户对于瑞声科技在相关业务上有没有一些新的技术、产品需求(声光电触等)?您认为大概什么时候,AR 眼镜会迎来一波小爆发?
A:从 MR 交互角度,虚拟现实游戏的有沉浸式力反馈需求,这方面我们已经有成熟且领先的触觉反馈解决方案。从 AI 角度,行业需要更高性能的麦克风,来实现更灵敏的 AI 助理唤醒和语音交互,这方面我们也在持续推出更高信噪比的高性能麦克风产品。当然,光学层面我们有光引擎、光波导解决方案,还有高分辨率大 FOV 的 PWG 解决方案。随着 AI 大模型的崛起,我认为 AR 眼镜已经进入了快速增长期,未来三到五年内,会有一大批更具代表性的 AR 眼镜产品出现,同时价格也越来越便宜,不断降低大家的入门门槛。
Q:市场传言称 2025 年的 Meta Connect 大会上,Meta将推出基于 LCoS+几何(阵列)光波导的 AR 眼镜,瑞声科技如何看待这一事件?对于 LCoS+几何(阵列)光波导的光学方案,瑞声科技是否也有相关技术布局?Meta AR 眼镜加速行业进度,您认为明年会是 AR 眼镜的一个爆发期吗?
A:对于客户的方案,我们不方便做评价;但有些行业的惯例可以分享作为我们分析和了解行业发展的一个参考:通常头部公司的创新型产品,从方案选择到上市至少要36个月的时间,AR这种新品类甚至更长,放在三四年前,从微显示屏的可量产性到波导的效果,LCoS+几何(阵列)光波导也是一个不多的选择;但要看产业趋势,我们不能倒果为因,而是应该了解下他们接下来的规划会更有说服力。AAC坚定的认为Micro LED 光机+表面浮雕光波导是更有量产性和经济适用性的方案,我们一直集中精力在这个方向上专注而持续的投入。
预测爆发期本身没有意义,但鉴于今年和明年将有一些领导厂商去推出新品上市,我相信在 2027 年会是一个合适的产业时间点。那时,更多的品牌会有产品推向市场,整个市场的趋势将真正呈现出来。
结语
通过这次深入探讨,笔者发现瑞声科技的全链路行业整合优势,将加速消费级 AR 设备的商业化进程,为消费级AR领域提供高性价比的底层支持。在访谈结尾,陶洪焰还表示:“未来瑞声科技还将进一步融合自研的光机模组、摄像头模组及隐私声学方案,形成 AR领域声光电一体化的生态,助力终端厂商快速落地轻薄型 AR眼镜产品。”
投稿/爆料:tougao@youxituoluo.com
稿件/商务合作: 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加入行业交流群: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元宇宙数字产业服务平台
下载「陀螺科技」APP,获取前沿深度元宇宙讯息